不作为犯罪是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特定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履行该义务而不履行,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不作为犯罪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根据相关法律和理论,不作为犯罪的成立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行为人负有特定的作为义务
这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前提条件。作为义务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种:
法律明文规定的义务:例如《刑法》或其他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义务。
职务或业务上要求履行的义务:如医生有救助病人的义务。
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如合同约定的义务。
先行行为引起的义务:即行为人的先前行为导致某种危险状态出现,从而产生防止危险发生的义务。
2. 行为人具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行为人必须具备履行特定义务的能力和条件,即“能为”。法律不强人所难,如果行为人没有能力履行义务,则不构成不作为犯罪。
3. 行为人未履行该义务
行为人虽然有义务且有能力履行,但实际未履行该义务,即“不为”。
4. 未履行义务造成了危害社会的结果
不作为行为必须导致或可能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这是不作为犯罪成立的客观标志。
5. 行为与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
不作为犯罪中,行为人未履行义务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必须存在因果关系,即危害结果是由于行为人未履行义务而发生的。
6. 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是故意或过失
行为人对未履行义务导致的危害结果持有故意或过失的心理态度。
7. 行为达到犯罪的程度
不作为行为必须达到与作为犯罪相当的危害程度,才具有可罚性。
综上所述,不作为犯罪的成立需要同时满足行为人负有作为义务、有能力履行义务、未履行义务、造成危害结果、行为与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主观上有过错以及行为达到犯罪程度等条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