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宣传是犯法的,其违法性质及后果在多部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

虚假宣传是犯法的吗

以下是关于虚假宣传的详细说明:

1. 虚假宣传的定义

虚假宣传是指经营者通过广告或其他方式,对商品或服务进行虚假或引人误解的描述,以欺骗或误导消费者购买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涉及夸大商品性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

2. 虚假宣传的违法性

虚假宣传违反了以下法律条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第五十六条明确规定,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或误导消费者,损害其合法权益的,广告主需承担民事责任。如果广告经营者或发布者无法提供广告主的真实信息,消费者可以要求其先行赔偿。

第五十五条还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可责令停止发布广告,并处以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第五十五条指出,经营者通过虚假宣传手段欺诈消费者的,消费者有权要求退款,并可获得商品价款三倍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二条(虚假广告罪)规定,利用广告对商品或服务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的,可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

3. 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

虚假宣传的法律后果包括以下几方面:

民事责任:

赔偿消费者损失,包括退一赔三的赔偿标准。

如果涉及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及代言人需与广告主承担连带责任。

行政责任:

市场监管部门可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罚款(如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

情节严重的,可吊销营业执照。

刑事责任:

如果虚假宣传情节严重,构成虚假广告罪,相关责任人可能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

4. 消费者的权利

消费者因虚假宣传受到损害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要求退款并索赔(商品价款的三倍赔偿)。

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通过法律途径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5. 总结

虚假宣传是一种违法行为,其法律后果涉及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消费者如遇到虚假宣传,应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经营者也需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虚假宣传行为的发生。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需进一步了解,可以参考相关法律条文或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