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实施了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具体来说,该政策将用15年的时间,逐步将男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60周岁延迟至63周岁,女性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50周岁和55周岁分别延迟至55周岁和58周岁。这一改革将从2025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延迟退休年龄新规是什么
政策的实施遵循“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的原则。这意味着退休年龄的延迟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是一步到位的。例如,从2025年开始,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0周岁的女职工,其退休年龄将每两个月延迟一个月,逐步延迟至55周岁;而原法定退休年龄为55周岁的女职工和男职工,其退休年龄将每四个月延迟一个月,分别逐步延迟至58周岁和63周岁。
此外,政策还提出了一些配套措施,如从2030年1月1日起,将职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由15年逐步提高至20年,每年提高六个月。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但不满最低缴费年限的,可以通过延长缴费或一次性缴费的办法达到最低缴费年限,以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对于特殊工种和高海拔地区工作的职工,政策允许在符合条件的前提下申请提前退休。同时,政策还鼓励职工长缴多得、多缴多得、晚退多得,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与个人累计缴费年限挂钩,基础养老金计发基数与个人实际缴费挂钩,个人账户养老金则根据个人退休年龄、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确定。
政策还强调了对就业年龄歧视的防范和治理,以及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的基本权益保障。国家将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支持青年人就业创业,强化大龄劳动者就业岗位开发,完善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制度。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延迟退休政策的平稳实施,同时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促进就业市场的公平性。具体的退休年龄对照表和计算方法可以通过官方渠道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网站、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等进行查询。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