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总则:明确了医疗机构的定义、类别和医疗机构执业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要求 。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2. 设置审批: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当地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并且要经过相应的审批流程 。

3. 登记: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事项包括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所有制形式、注册资金、服务方式、诊疗科目、房屋建筑面积、床位(牙椅)、服务对象、职工人数、执业许可证登记号等 。

4. 名称:规定了医疗机构命名的原则和要求,包括不得使用的情形 。

5. 执业:医疗机构执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并且要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 。

6. 监督管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所辖区域内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医疗机构监督员有权对医疗机构进行现场检查 。

7. 处罚:明确了医疗机构违反条例和实施细则的法律责任,包括警告、罚款、吊销执业许可证等 。

8. 附则:包括对实施细则的解释权和实施日期的规定 。

这些细则旨在加强医疗机构的管理,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保障公民健康。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