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保户和五保户是中国针对不同困难群体实施的两种不同的社会保障制度。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低保户的救济方式一般都是每月领取一定金额的补助,此补助金额需根据当地实际经济水平来定。

低保户和五保户的区别    

五保户则是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供养内容包括供给粮油和燃料、服装、被褥等用品和零用钱、提供住房、及时治疗疾病、办理丧葬事宜等。五保供养的标准是农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农村居民上一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

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保障的对象不同、救济的方式不同、以及财产继承的方式不同。低保户的财产是由合法继承人继承的,但是最低生活保障死亡后就会停止发放。而五保户的财产如果有双方抚养协议的,按协议处理,没有协议,有遗嘱继承人或者法定继承人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法定继承处理。

申请流程方面,低保户的申请一般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街道提出,需要如实申报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和收入财产状况。五保户的申请则需要向户口所在地的村(居)民小组提出书面申请,经过村(居)民小组会讨论通过后,上报至村(居)民委员会审查,再报镇(街道)审批。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