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国策强调了土地资源的珍贵性,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和进行各类建设时,必须高度重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特别是要保护好耕地资源,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此外,还包括了对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综合性政策措施。
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什么
拓展资料:
以下是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概况:
1. 国土面积:我国陆地国土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公里。
2. 土地资源特点:
我国资源总量大、种类全,但人均占有量低,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矿产资源中低品位、难选冶矿较多;土地资源中难利用地多、宜农地少;水土资源空间匹配性差,资源富集区与生态脆弱区多有重叠。
3. 资源需求与利用:
近十年间,我国矿产资源供应量增速同比提高,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部分大宗矿产资源的国内保障程度不足50%。
建设用地需求居高不下,资源需求仍将保持强劲势头。
资源利用方式较为粗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资源消耗强度较高。
4. 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政策:
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水资源管理制度。
推动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加强土地用途转用许可管理,实行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政策。
加强存量建设用地挖潜,盘活存量用地,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等政策。
5. 国土规划纲要目标:
到2020年,全国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国土空间布局得到优化。
到2030年,主体功能区布局进一步完善,国土开发强度不超过4.62%,城镇空间控制在11.67万平方千米以内,耕地保有量保持在18.25亿亩以上。
6. 土地资源保护与整治:
实施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有序开展耕地轮作休耕,加大退化、污染、损毁农田改良修复力度。
加强北方旱田保护性耕作,提高南方丘陵地带酸化土壤质量,优先保护和改善农田土壤环境。
以上信息提供了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情况、管理政策以及规划目标,反映了我国在土地资源管理与保护方面的努力和挑战。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