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以下是主要的要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这是规范政务处分,加强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廉洁从政从业、坚持道德操守的法律。适用于监察机关对违法的公职人员给予政务处分的活动。

公务员纪律处分条例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该法律规定了公务员的义务、权利和管理,适用于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规定了公务员因违法违纪应当承担纪律责任时,依照本法给予处分。

3. 《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该条例是为了严肃行政机关纪律,规范行政机关公务员的行为,保证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依法履行职责。规定了行政机关公务员违反法律、法规、规章以及行政机关的决定和命令,应当承担纪律责任的,依照本条例给予处分。

4. 处分的种类:处分分为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

5. 处分的原则:给予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应当坚持公正、公平和教育与惩处相结合的原则,与其违法违纪行为的性质、情节、危害程度相适应。

6. 处分的程序: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处分决定机关不得因公务员申辩而加重处分。

7. 处分的期间:受处分期间不得晋升职务、职级和级别,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得晋升工资档次。受处分的期间为:警告,六个月;记过,十二个月;记大过,十八个月;降级、撤职,二十四个月。

这些条例和法律构成了公务员纪律处分的法律框架,确保公务员队伍的纪律性和专业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