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受贿罪中的回扣认定是一个法律实践中较为复杂的问题。以下是对回扣认定的一些关键点:• 回扣的定义: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11月发布的《关于禁止商业贿赂行为的暂行规定》第五条,回扣是指经营者销售商品时在账外暗中以现金、实物或者其他方式退给对方单位或个人的一定比例的商品价款。
浅论商业受贿罪中回扣的认定
• 回扣的特征:回扣通常是账外暗中支付的,即未在依法设立的财务账上按照财务会计制度规定明确如实记载,包括不记入财务账、转入其他财务账或者做假账等。
• 回扣与折扣的区别:明示和如实入账的让利是折扣,而账外暗中的让利是回扣。对于给予的一方,如果是在账外暗中给予,就是行贿行为;对于接受的一方,如果是在账外暗中接受,就是受贿。
• 回扣的法律后果: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依照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处罚。
• 回扣的刑事责任:如果收受的回扣是账外暗中给予的,且行为人在账外暗中收受回扣,则给予的一方可能构成行贿,而收受的一方可能构成受贿。
• 合法与非法的回扣:并非所有的回扣都构成商业贿赂,一般只有账外暗中的回扣才构成商业贿赂,属于犯罪行为。合法的回扣通常是明示并如实入账的。
• 回扣的认定标准:在商业受贿罪中,回扣的认定标准包括是否在账外暗中给予,是否违反了国家规定,以及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
这些要点提供了对商业受贿罪中回扣认定的基本理解,具体的案件还需要根据案件的详细情况和法律规定进行分析和认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