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是指在刑事诉讼中,被怀疑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在侦查阶段,尚未经法院审判确定有罪之前,只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一旦法院审判确定有罪,就成为罪犯。犯罪嫌疑人享有法律规定的权利,包括辩护权、申诉权等。
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意思,犯罪嫌疑人能保释吗
• 犯罪嫌疑人能保释吗?
犯罪嫌疑人是否可以保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来判断。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以下几种情况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种保释形式):
•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同时,如果犯罪嫌疑人符合以下条件,将不允许取保候审:
•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 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 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 可能自杀或者逃跑的。
取保候审需要提供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最终是否批准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