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Dumping)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商或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另一个国家出口商品的行为。这种行为通常是为了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打击外国产业或回收过剩产品。
什么是倾销
倾销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偶然性倾销:由于市场变化、生产过剩等原因,偶尔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
• 掠夺性倾销:以低于成本价的价格销售商品,目的是在短期内占领市场,排挤竞争对手,之后再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利润。
• 长期性倾销:由于生产成本较低或其他优势,长期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销售商品。
倾销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包括:
• 对进口国市场的影响:短期内可能会降低消费者购买成本,但长期可能损害进口国的同类产业,导致失业和产业萎缩。
• 对出口国的影响:虽然短期内可以增加出口量,但长期可能损害出口国的国际形象,引发贸易摩擦和报复性措施。
• 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倾销行为可能导致贸易战,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和公平竞争环境。
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世界贸易组织(WTO)制定了反倾销协议,允许成员国在确定倾销行为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情况下,采取反倾销措施,如征收反倾销税,以抵消倾销造成的影响。同时,WTO也规定了严格的反倾销调查程序,以确保反倾销措施的合理性和公正性。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