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交通事故现场勘验、检查、调查情况和有关检验、鉴定结论,对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作出的具体认定的书面文件。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详解
以下是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详解:
• 责任认定的重要性: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事关事故双方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的关键,也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因果关系的分析,对造成交通事故原因的确认。
• 责任认定的原则:
• 行为责任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某一起交通事故负有责任,则必定因其由行为引起,没有实施行为的当事人不负事故责任。
• 因果关系原则:确认当事人的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和过错的严重程度。
• 路权原则:各行其道原则,即交通参与者应遵守交通信号和规则,确保安全通行。
• 安全原则: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
• 责任认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 责任认定的内容:交通事故认定书应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并送达当事人。
• 责任划分标准:
• 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 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 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 责任认定的法律效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具有法律效力,为以后事故损害赔偿处理提供依据。
• 责任认定的程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论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认定书。
• 责任认定的审查:检察机关在交通肇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和审查起诉环节,可从多个方面对认定书进行审查,包括认定主体资格是否合法、交通事故认定是否在法定的期限内作出等。
以上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的详解,它不仅是交通事故处理的重要依据,也是事故当事人进行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