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一定比例以上的行为。


什么是逃税罪

具体来说,逃税罪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特征:

• 犯罪主体:包括纳税人和扣缴义务人。

• 行为方式:通过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

• 数额要求:逃避缴纳的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的10%以上。

• 量刑标准: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30%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 累计计算:逃税行为跨越若干个纳税年度的,只要其中一个纳税年度的逃税数额及百分比达到刑法规定的标准,即构成逃税罪。各纳税年度的逃税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 未经处理:刑法中提到的“未经处理”包括未经行政处理和刑事处理。

• 数额较大认定:纳税人逃避缴纳税款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

• 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有逃税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逃税罪的法律规定明确了逃税行为的界定、法律责任和处罚标准,旨在维护税收征管秩序和国家税收利益。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