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贷记账法是一种复式记账法,广泛应用于会计核算中。
如何计算投资回报率
其基本记账规则如下:
1.基本原理
•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这是借贷记账法的核心原则。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进行记录,一个账户记借方,另一个账户记贷方,且借方金额与贷方金额必须相等.
• “借”与“贷”的含义:在借贷记账法中,“借”和“贷”不再表示债权和债务,而是表示账户的增减方向。具体含义取决于账户的性质:
• 资产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 负债类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 收入类账户: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 费用类账户: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
2.具体账户的记账规则
• 资产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例如,现金增加时,借记“现金”账户;现金减少时,贷记“现金”账户.
• 负债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例如,借入款项时,贷记“短期借款”账户;偿还借款时,借记“短期借款”账户.
•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例如,收到股东投资时,贷记“实收资本”账户;分配利润时,借记“盈余公积”或“未分配利润”账户.
• 收入类账户: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例如,销售商品收到款项时,贷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结转收入时,借记“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 费用类账户: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例如,支付工资时,借记“管理费用”账户;结转费用时,贷记“管理费用”账户.
3.会计分录的编制
• 编制步骤:
• 确定经济业务涉及的账户:分析经济业务,确定需要记录的账户名称.
• 确定账户的增减方向:根据账户的性质和经济业务的影响,确定每个账户是增加还是减少.
• 确定记账方向:根据账户的增减方向和账户性质,确定是借方还是贷方.
• 编制会计分录:将确定的账户和金额按照“借”在前、“贷”在后的格式编制会计分录.
• 示例:企业购买原材料,支付现金10,000元.
• 会计分录:借:原材料 10,000元;贷:现金 10,000元.
4.试算平衡
• 平衡公式:所有账户的借方金额合计等于所有账户的贷方金额合计.
• 作用:通过试算平衡,可以检查会计记录的正确性,发现和纠正错误.
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有助于确保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是会计核算的基础.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