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进行评定,该标准将伤残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十级,其中一级最为严重,十级相对较轻。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2024

以下是各级伤残的主要评定依据:

一级伤残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

四肢瘫(三肢以上肌力3级以下)。

精神障碍或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脊柱、骨盆及四肢损伤:

三肢缺失(上肢肘关节以上,下肢膝关节以上)。

腹部损伤:

双肾切除术后或肾移植术后肾衰竭。

二级伤残

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

精神障碍或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需他人帮助。

三肢瘫(肌力3级以下)。

头面部损伤:

容貌毁损(重度)。

双眼球缺失或萎缩。

腹部损伤:

肝功能损害(重度)。

胃肠道损伤致消化吸收功能严重障碍,依赖肠外营养。

三级至十级伤残

各级伤残的具体评定标准较为复杂,涉及身体各部位的损伤程度、功能障碍、器官缺失或畸形等情况。例如:

三级伤残:可能包括严重的心脏损伤、严重肢体功能障碍等。

十级伤残:通常指较轻的损伤,如手指缺失、关节功能部分丧失等。

鉴定原则和时机

鉴定原则:以损伤治疗后果或结局为依据,客观评价组织器官缺失和功能障碍程度,科学分析损伤与残疾之间的因果关系。

鉴定时机:一般在损伤治疗终结后,伤情稳定且遗留功能障碍时进行。

赔偿标准

伤残等级评定后,赔偿标准根据伤残等级、致残率(一级为100%,每级相差10%)以及对生活、工作的影响来确定。具体赔偿项目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等。

如需更详细的伤残等级划分和具体条款,可参考《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