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成本的会计处理主要包括生产费用的归集、分配和结转等环节。
生产成本怎么做账
以下是具体的做账方法:
一、生产成本的归集
直接材料:
生产领用原材料时:
复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贷:原材料
直接人工:
发生直接人工费用时:
复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人工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福利费
制造费用:
发生制造费用时(如车间管理人员工资、水电费等):
复制
借:制造费用
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月末将制造费用分配到生产成本:
复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贷:制造费用
二、生产成本的分配
制造费用的分配:
制造费用通常按一定的标准(如生产工时、机器工时等)分配到各产品成本中。例如,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复制
分配率 = 制造费用总额 / 总工时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 该产品工时 × 分配率
直接人工的分配:
直接人工费用也可以按工时比例分配到不同产品中。
三、生产成本的结转
完工产品入库:
产品完工并验收入库时:
复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制造费用
销售成本结转:
销售产品时,将库存商品的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
复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四、月末结转
结转制造费用:
月末将制造费用余额全部转入生产成本:
复制
借:生产成本
贷:制造费用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成本转出:
复制
借:库存商品
贷:生产成本
结转销售成本:
将销售出去的产品的库存成本结转:
复制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注意事项
成本核算对象:生产成本应按成本核算对象(如产品品种、类别、订单等)进行明细核算。
辅助生产成本:如果企业有辅助生产车间(如机修车间、供电车间等),其发生的成本应先归集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然后按一定标准分配到基本生产成本。
月末无余额:制造费用科目月末应无余额,所有费用需全部分配到生产成本。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