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故意杀人未遂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由于行为人的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
法律规定杀人未遂啥意思,杀人未遂的种类有哪些?
杀人未遂的种类
对象不能犯:指犯罪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在行为时不在犯罪行为的有效作用范围内或具有某种属性,使得犯罪不能既遂,只能未遂。例如,误认为被害人在卧室里而隔窗射击;误认为尸体为活人而开枪射击、砍杀等。
手段不能犯:包括使用的工具不能达到致死的效果,如用木棒子不停打被害人要害但打不死;还包括使用的方法不能犯,如迷信认为扎小人能害死他人而实施的行为,这种情况通常不构成犯罪。
客观不能犯:指客观方面存在阻碍犯罪既遂的因素,即使行为人采取了所有可能的方法,也无法达到致死的效果。例如,被害人穿了防弹背心,行为人用尽所有方法都无法将其杀死。
主观认识错误:指行为人对犯罪结果的认识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犯罪未遂。例如,行为人开车撞死被害人后,误认为被害人已死而逃走,但被害人被路过的人送到医院救活。
能犯的未遂:指有实际可能达到既遂的未遂。例如,甲某枪杀乙某,被乙某逃脱;投放致死量的毒药被识破而未遂;偷窃财物时因被发现而未遂等。如果没有被识破、发现则能够既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