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最新的法律法规,物业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物业管理的基本定义和原则:物业管理是指业主通过选聘物业服务企业,由业主和物业服务企业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约定,对房屋及配套的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进行维修、养护、管理,维护物业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和相关秩序的活动。

物业管理的法律规定

2. 业主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

业主有权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

有权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的建议。

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义务:

业主需按时交纳物业服务费用。

遵守管理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

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

3. 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

一个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一个业主大会,业主大会应当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的合法权益。

业主委员会应当与业主大会选聘的物业服务企业订立书面的物业服务合同。

4. 物业服务企业的职责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提供相应的服务。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定期将服务事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等向业主公开并向业主大会、业主委员会报告。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采取停止供电、供水、供热、供燃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

5. 物业费的缴纳

业主应当按照约定向物业服务人支付物业费,物业服务人已经按照约定提供服务的,业主不得以未接受或无需接受相关物业服务为由拒绝支付物业费。

已竣工但未交付的房屋,物业服务费用由建设单位交纳。

6. 物业的使用与维护

业主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以及管理规约,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

物业服务企业应当协助做好物业管理区域内的安全防范工作。

7. 法律责任

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

物业服务企业未能履行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导致业主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8. 其他相关规定

利用业主共有部分开展经营活动需经全体业主表决。

物业服务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内容包括服务事项、服务质量、收费标准等。

以上是物业管理的主要法律规定,具体内容可参考《物业管理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条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