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身份证编号,即身份证号码,是中国公民身份的唯一标识符,由18位数字组成,每一位都有特定的含义。

居民身份证编号有何含义

以下是身份证号码的构成及其含义:

前1、2位数字:省、自治区、直辖市代码。

第3、4位数字:地级市、盟、自治州代码。

第5、6位数字:县、县级市、区代码。

第7至14位数字:出生年月日,格式为YYYYMMDD。

第15、16位数字:顺序码,用于区分同一地区、同一出生日期的人,其中奇数分配给男性,偶数分配给女性。

第17位数字:校验码,用于验证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可以是0-9的数字或者字母X(代表10)。

具体含义如下:

第1-6位(地址码):表示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地。这一部分可以精确到县(区)级行政区划。

第7-14位(出生日期码):表示身份证持有人的出生年月日,共8位数字,格式为YYYYMMDD。

第15-17位(顺序码):表示在同一地址码区域内,同一出生日期的人的编码顺序。其中,第17位奇数表示男性,偶数表示女性。

第18位(校验码):是根据前17位数字按照一定的算法计算出来的,用于检验身份证号码的正确性。计算方法较为复杂,涉及到权重因子和模11的运算。

校验码的计算方法如下:

将前17位数字分别乘以不同的系数,系数分别为:7, 9, 10, 5, 8, 4, 2, 1, 6, 3, 7, 9, 10, 5, 8, 4, 2。

将这17位数字与对应系数相乘的结果相加。

将相加后的结果除以11,得到余数。

根据余数,通过查表得到对应的校验码,如果余数为1-10,则对应校验码为1-10,如果余数为0,则校验码为1。

身份证号码的这种结构设计,保证了每个身份证号码的唯一性,便于在办理各种业务时快速准确地识别个人身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