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在案件调查中采取的一种特殊措施,以下是关于“双规”的详细解释:1. 定义:“双规”是“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作出说明”的简称,也称为“两规”或“两指”。它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和国家监察机关在案件调查中采用的一种特殊手段,主要用于调查违纪行为。

双规到底是指什么

2. 法律依据

“双规”制度来源于1994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纪检机关在调查取证时可以采取的八大措施,其中就包括“双规”。

3. 适用范围

“双规”主要适用于以下情况:

被调查对象存在违纪行为或嫌疑;

为防止被调查人拖延时间、逃避调查、串供或外逃等情况的发生;

仅适用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且必须严格按照党内法规执行。

4. 目的

“双规”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限制被调查对象的活动范围,确保其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接受调查,从而提高案件调查的效率,防止证据灭失或被篡改。

5. 与“留置”的区别

“双规”与“留置”虽然都是调查手段,但存在明显区别:

双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实施,依据党内法规,适用于党员。

留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规定的一种监察措施,由监察机关实施,适用于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具有更强的法律强制性和程序规范性。

6. 历史背景与意义

“双规”制度在反腐败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执行过程中也因缺乏透明度而引发争议。201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实施后,“留置”逐渐取代“双规”,成为更规范的调查手段。

总结

“双规”是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在特定历史时期内采取的一种调查措施,主要用于党内违纪案件的调查。随着《监察法》的实施,其功能逐渐被“留置”所取代,体现了反腐工作的法治化进程。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