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证明是证明纳税人已完成纳税义务的重要凭证,以下从定义、用途、开具方式及注意事项四个方面进行详细说明:1. 定义:纳税证明是由税务机关开具的证明文件,用于确认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已按照法律规定完成纳税义务。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的规定,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的《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纳税记录》,以更全面地反映纳税人的纳税情况。
什么是纳税证明
2. 用途
纳税证明在日常生活中有多种用途,主要包括:
贷款申请:如购房贷款、消费贷款等,部分金融机构要求提供纳税证明以评估申请人的还款能力。
签证申请:某些国家在办理签证时,可能要求申请人提供纳税证明以证明其经济状况。
办理社保或公积金业务:部分城市在办理社保转移或公积金提取时,可能需要提供纳税证明。
证明个人收入情况:用于个人收入证明,例如在申请某些社会福利或补贴时。
企业资质审核:企业办理某些资质认证或参与招标时,可能需要提供纳税证明。
3. 开具方式
纳税证明的开具方式多样,包括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
线上开具:
登录自然人电子税务局(https://etax.chinatax.gov.cn/)。
在首页选择【特色应用】栏目,点击【纳税记录开具】。
填写相关信息(如税款所属期)后生成纳税记录,并可下载或打印。
也可以通过个人所得税APP扫描登录后进行操作。
线下开具:
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前往主管税务机关的办税服务厅。
填写相关申请表,由工作人员协助开具。
4. 注意事项
开具范围:自2019年1月1日起,个人所得税纳税证明调整为《纳税记录》,无论是否实际缴纳税款,只要完成纳税申报即可申请开具。
法律依据:开具纳税证明的主要依据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个人所得税〈税收完税证明〉(文书式)调整为〈纳税记录〉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55号)。
信息准确性:纳税证明上的信息应与纳税人的实际情况一致,如有疑问应及时联系税务机关核实。
保存期限:建议妥善保存纳税证明,以备后续需要。
总结
纳税证明是证明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的重要文件,用途广泛,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开具。如果您需要开具纳税证明,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办理。如有进一步疑问,建议咨询当地税务机关或访问国家税务总局官方网站获取更多信息。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