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购协议(Repurchase Agreement,简称Repo) 是一种短期资金融通工具,本质上是以证券为抵押的短期贷款,交易双方约定在未来某一时间以约定价格将证券买回。
回购协议是什么意思
📌 核心逻辑
交易结构:
卖方(资金需求方)将证券(如国债、企业债等)卖给买方(资金提供方),同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以稍高价格买回证券。
差价即利息,称为回购利率(Repo Rate)。
法律性质:
表面是“买卖”,实质是抵押贷款:证券作为抵押品,买方获得利息,卖方获得短期资金。
📌 关键要素
表格
复制
要素
说明
抵押品 高流动性证券(国债、政策性金融债等),信用等级越高,回购利率越低。
期限 通常为隔夜(1天)至1年,最常见的是隔夜和7天。
回购利率 由市场供需决定,一般低于同期限无担保贷款利率(如银行间拆借利率)。
交易对手 银行、券商、基金公司、央行等金融机构。
📌 常见类型
隔夜回购(Overnight Repo):期限1天,流动性最强。
定期回购(Term Repo):期限固定(如7天、1个月)。
开放式回购(Open Repo):无固定到期日,双方可提前终止。
📌 实际应用场景
金融机构短期融资:券商、银行用国债抵押获得低成本资金。
央行货币政策工具:
正回购:央行卖出证券回笼资金(收紧流动性)。
逆回购:央行买入证券投放资金(释放流动性)。
企业现金管理:大型企业通过国债回购灵活调配闲置资金。
📌 风险与监管
信用风险:卖方违约无法回购时,买方需处置抵押品(需关注抵押品折价率)。
市场风险:抵押品价格波动可能导致抵押不足(需追加保证金)。
监管要求:中国由央行和证监会监管,需符合《回购协议管理办法》等规定。
🌟 一句话总结
回购协议是“用证券做抵押的短期贷款”,兼具高流动性、低利率、低风险特点,是金融市场最重要的短期资金融通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和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