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军”一词具有两个主要含义,分别从军事行动和军人家属安置的角度进行解释。

随军是什么意思

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随军的基本含义

跟随军队行动

“随军”首先指跟随军队行动,常见于描述随军记者、随军医疗队等。例如,随军记者是指随同军队行动,记录战地或军事活动情况的新闻工作者。

军人家属安置

“随军”还指军人家属(如配偶、子女)将户口、工作关系等转移到军人驻地,以解决因军人工作需要导致的“两地分居”问题,从而跟随军人生活和行动。

二、军人家属随军的详细情况

1. 随军的定义与目的

军人家属随军主要是为了解决军人在执行任务时,配偶与军人长期分居两地的问题。通过随军,家属可以迁入军人驻地,享受相应的政策支持,使军人能够更安心地履行职责。

2. 随军的分类

根据家属的具体情况,随军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无业随军随队:配偶无工作、无收入,随军后迁入军人驻地并领取随军未就业补助。

有业随军:配偶为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工作人员,随军后工作调到军人驻地,由驻地政府安排工作。

随军未随队:家属办理了随军手续,但不迁移户口,仍然与军人分居两地。

3. 随军的条件

根据现行政策,随军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军官和士官:现役军官和三级军士长以上军士的配偶、未成年子女或无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可以申请随军。

艰苦地区特殊政策:驻守边疆、海岛等艰苦地区的军人,随军条件进一步放宽,不再受职级限制。

4. 随军的审批流程

随军手续的办理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军人向所在单位提出申请;

逐级上报至师级单位审批;

审批通过后,提交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材料,到驻地公安局办理落户手续;

迁回原籍户口,完成在军人驻地的落户。

5. 随军家属的就业与保障

就业安置:随军家属在驻地享有优先就业待遇,驻地政府会提供一定比例的岗位,并给予定向招聘支持。对暂时无法就业的家属,发放生活补贴,最长可达24个月。

子女教育:随军子女可凭部队证明直接入读驻地公办学校,不受户籍限制,并享受与当地户籍考生同等待遇。

三、最新政策调整

近年来,随军政策不断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放宽随军条件:全军现役军官和三级军士长以上军士的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均可申请随军,对艰苦地区官兵进一步放宽限制。

简化审批流程:依托线上平台实现“一站式”服务,审批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

提升就业保障:驻地政府每年预留岗位定向招聘随军家属,军队内部也开发文职、后勤等岗位,拓宽就业渠道。

四、总结

“随军”既指跟随军队行动,也指军人家属因政策支持而迁入军人驻地,解决两地分居问题。随军政策不仅体现了对军人家庭的关怀,也为军人更好地履行职责提供了保障。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政策,可参考相关官方文件或咨询部队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