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二手房时,需从房源筛选、产权核查、房屋状况、交易流程、合同签订等多方面谨慎考量,避免后续纠纷。
买二手房注意事项
以下是详细的注意事项:
一、产权核查:确认房屋权属清晰
查看房产证与产权人
要求卖方提供房产证原件,核对房产证上的房屋地址、面积、用途等信息是否与实际一致,产权人姓名是否与身份证匹配。
若房产证为共有产权(如 “共同共有”“按份共有”),需所有共有人同意出售并签字,避免单独处分导致合同无效。
核查房屋性质
经济适用房需满 5 年才能上市交易,且可能涉及土地出让金;
房改房需确认是否已购公有住房,是否需补缴费用。
区分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房改房、回迁房等性质:
查询抵押、查封情况
到当地不动产登记中心申请 “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确认房屋是否存在抵押、司法查封等限制交易的情况。若有抵押,需明确卖方是否能在过户前解除抵押。
二、房屋状况:实地勘察避免隐患
结构与质量检查
查看墙体、天花板是否有裂缝、渗水痕迹,卫生间、厨房的防水是否完好(可通过楼下邻居了解是否有漏水情况)。
检查房屋是否为危房、是否擅自改动结构(如拆除承重墙),此类房屋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且无法通过验收。
设施与装修情况
测试水电燃气、供暖、门窗、管道等设施是否正常运行,记录老化或损坏的部件,协商维修或赔偿责任。
若房屋为装修房,需明确装修标准、家具家电是否附赠(需在合同中列明品牌、型号),避免交房时产生纠纷。
居住环境与周边配套
了解小区物业资质、物业费标准、停车管理等,观察小区安保、绿化、噪音(如临近马路、工地)等情况。
确认周边学校、医院、交通等配套是否符合需求,避免卖方虚假宣传。
三、交易流程:规范操作防风险
资金监管与付款方式
定金:签订合同时支付(一般不超过总房款 20%),需明确违约条款;
首付:过户前支付,需在合同中约定支付时间和比例;
尾款:交房或过户后支付,可通过银行贷款或现金结算。
建议通过银行或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监管,避免直接向卖方支付大额款项。常见付款流程:
若卖方要求提前支付房款用于解抵押,需通过资金监管确保资金安全,避免 “钱房两空”。
户口迁移问题
若房屋涉及户口挂靠(如学区房),需在合同中明确卖方需在交房前将户口迁出,约定逾期迁出的违约金(如每日按总房款的 0.1% 计算)。
税费与交易成本
了解二手房交易税费构成(如契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中介费等),明确税费承担方(通常买方承担契税,卖方承担增值税和个税,但可协商)。
计算房屋年限:房产证满 2 年可免增值税,满 5 年且为卖方唯一住房可免个税,减少交易成本。
四、合同签订:细节明确无歧义
必备条款清晰
合同需列明房屋地址、面积、产权人、成交价、付款方式、交房时间、过户时间、违约责任等核心条款,避免口头约定。
示例:“卖方应于 2025 年 X 月 X 日前将房屋交付买方,逾期交房每日按总房款的 0.05% 支付违约金。”
违约责任细化
明确双方违约情形及赔偿标准,如卖方毁约需双倍返还定金,买方逾期付款需承担利息;若因政策变化导致贷款失败,需约定解决方案(如全款购房或解除合同)。
附件与补充协议
附上房产证复印件、产权人身份证明、物业交割清单(水电气物业费结清证明)等附件,对口头承诺(如赠送家具、维修责任)签订补充协议并签字盖章。
五、其他注意事项
中介选择与费用
选择正规中介(查看营业执照、备案证书),明确中介费支付方式(一般为总房款 1%-3%),避免 “低价揽客、中途加价”。
拒绝中介推荐的 “阴阳合同”(低报成交价避税),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和贷款额度不足的问题。
交房与物业交割
交房时需现场查验水电气暖余额、物业费、有线电视费等是否结清,办理过户手续(如燃气户名变更)。
交接钥匙、门禁卡等物品,确认房屋内无卖方遗留物品。
总结:核心原则
产权优先:务必核实产权归属,避免购买产权不清晰的房屋;
书面约定:所有承诺落实到合同,明确责任与违约条款;
资金安全:通过监管账户支付款项,减少直接交易风险;
细节把控:从房屋质量到周边配套,实地勘察不遗漏。
若对流程不熟悉,可咨询专业律师或房产顾问,降低交易风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