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出,但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费用。这些费用包括固定资产修理支出、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以及摊销期限在1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怎么进行处理
在会计处理上,长期待摊费用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初始确认:当企业发生长期待摊费用时,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待摊费用
贷:银行存款/原材料等
这意味着长期待摊费用被计入资产负债表的非流动资产中。
2. 摊销:长期待摊费用需要在其受益期间内分期平均摊销。摊销时的会计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贷:长期待摊费用
这表示将长期待摊费用逐年或逐期摊销到损益表中,作为费用计入当期的成本和费用。
3. 报告:在财务报表中,摊销后的费用列示在损益表中。
长期待摊费用的具体摊销情况包括:
已提足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经营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固定资产大修理支出,按照修理后固定资产可使用期限分期摊销;
其他长期待摊费用,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少于3年。
税务处理上,长期待摊费用的范围和摊销年限如下:
1. 已足额提取折旧的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固定资产预计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2. 租入固定资产的改建支出,按照合同约定的剩余租赁期限分期摊销;
3. 固定资产的大修理支出,如果修理支出达到取得固定资产时的计税基础50%以上,并且修理后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延长2年以上,按照固定资产尚可使用年限分期摊销;
4. 其他应当作为长期待摊费用的支出,自支出发生月份的次月起,分期摊销,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