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犯罪嫌疑人”、“罪犯”和“被告”是三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它们有着明确的区别:• 犯罪嫌疑人:• 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被怀疑实施了犯罪行为,尚未被法院判决有罪的人。犯罪嫌疑人是刑事诉讼中的一个阶段,从被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开始,到法院作出判决之前,都被称为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是什么意思,和罪犯、被告的区别

• 犯罪嫌疑人享有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如辩护权、申诉权等,同时也承担相应的义务。

• 罪犯:

• 指已经被法院依法判决确定有罪的人。罪犯是刑事诉讼的最终结果,一旦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犯罪嫌疑人就转变为罪犯。

• 罪犯需要承担法律判决的刑事责任,如服刑、罚金等。

• 被告:

• 在民事诉讼或行政诉讼中,指被原告起诉,需要应诉的人。在刑事诉讼中,被告是指被检察机关提起公诉,需要出庭受审的人。

• 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与犯罪嫌疑人是同一人,但在不同的诉讼阶段使用不同的称呼。在侦查、审查起诉阶段称为犯罪嫌疑人,在审判阶段称为被告人。区别:

• 诉讼阶段不同:犯罪嫌疑人主要处于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被告主要处于审判阶段,罪犯则是判决有罪后的状态。

• 法律地位不同:犯罪嫌疑人尚未被确定有罪,享有无罪推定的权利;被告是诉讼的一方当事人,需要出庭应诉;罪犯是已经被确定有罪的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 权利义务不同:犯罪嫌疑人、被告和罪犯在诉讼过程中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有所不同,如辩护权、上诉权等。总的来说,犯罪嫌疑人、被告和罪犯是刑事诉讼不同阶段的称谓,它们代表了不同的法律地位和诉讼角色。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