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犯有严重错误,触犯刑律,不符合继续在单位工作的职工,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最严厉的处分形式。

什么是开除

开除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定义

开除是一种用人单位对员工的最严厉处分,意味着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被正式解除,员工将失去在该单位的工作机会。

特点

严重性:开除通常是因为员工的行为严重违反了劳动纪律、职业道德或法律法规,如严重失职、营私舞弊、违法犯罪等。

正式性:开除是一种正式的处分决定,通常需要经过一定的程序和审批流程。

不可逆性:一旦被开除,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即告终止,通常难以恢复。

开除的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包括:

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开除的程序

调查核实:用人单位需要对员工的行为进行调查核实,确保事实清楚、证据确凿。

通知工会:在作出开除决定前,用人单位应当通知工会,听取工会的意见。

作出决定:用人单位根据调查结果和相关法律法规,作出开除决定。

送达通知:将开除决定书面通知员工,明确开除的理由和依据。

办理手续:为员工办理离职手续,包括结算工资、转移社会保险等。

法律后果

劳动关系终止:员工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即告终止,员工不再享有该单位的任何福利和权利。

经济补偿:一般情况下,开除员工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但如果开除行为违法,员工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再就业影响:开除记录可能对员工的再就业产生一定影响,特别是在一些对职业道德和纪律要求较高的行业。

例句

他因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被开除。

他在试用期内表现不佳,最终被公司开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