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支付,但其效益将在一个以上会计期间内逐步体现的费用。这类费用通常在支付时一次性记录为资产,并在未来受益期间内按比例摊销计入成本或费用。
待摊费用是什么
特点
支付在前,受益在后:待摊费用的特点是先支付,然后在受益期内逐步摊销。
分摊期限:待摊费用的分摊期限通常在一年以内(含一年),而超过一年的费用则计入“长期待摊费用”。
会计处理:支付时借记“待摊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摊销时借记相关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贷记“待摊费用”。
常见的待摊费用
低值易耗品摊销。
一次支出数额较大的财产保险费、广告费、技术转让费。
固定资产的经常修理费。
预付的租金、报刊杂志费。
会计分录示例
假设企业一次性支付了一年的房屋租金120,000元,支付时的会计分录为:
支付时:
复制
借:待摊费用 120,000
贷:银行存款 120,000
每月摊销时(假设按月摊销):
复制
借:管理费用 10,000
贷:待摊费用 10,000
注意事项
新会计准则:现行会计准则已取消“待摊费用”科目,相关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通过“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科目核算。
税务处理:待摊费用的摊销应符合税法规定的摊销期限和方法,否则可能需要进行纳税调整。
待摊费用的处理需遵循权责发生制原则,确保费用与受益期的合理匹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