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为职工提供的除职工工资、奖金、津贴、纳入工资总额管理的补贴、职工教育经费、社会保险费和补充养老保险费(年金)、补充医疗保险费及住房公积金以外的福利待遇支出。
一、职工福利费的范围
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等发放或支付的各项现金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
包括企业向职工发放的因公外地就医费用、未实行医疗统筹企业职工医疗费用、职工供养直系亲属医疗补贴、供暖费补贴、职工防暑降温费、职工困难补贴、救济费、职工食堂经费补贴、职工交通补贴等。
例如,企业为职工提供免费的健康体检服务,或者为职工报销一定额度的医疗费用,这些都属于职工福利费的范畴。
企业尚未分离的内设集体福利部门所发生的设备、设施和人员费用
包括职工食堂、职工浴室、理发室、医务所、托儿所、疗养院、集体宿舍等集体福利部门设备、设施的折旧、维修保养费用以及这些部门工作人员的工资、奖金、社会保险费等人工费用。
例如,企业为职工食堂购置的设备折旧费用,以及食堂工作人员的工资等,都应计入职工福利费。
职工困难补助,或者企业统筹建立和管理的专门用于帮助、救济困难职工的基金支出
当职工遇到经济困难或其他特殊情况时,企业给予的现金补助或通过困难职工基金支出的费用。
比如,职工家庭遭受自然灾害或重大疾病,企业给予的临时性经济援助。
离退休人员统筹外费用
包括离休人员的医疗费及离退休人员其他统筹外费用。
例如,企业为离退休人员发放的节日慰问金、生日慰问金等。
按规定发生的其他职工福利费
包括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独生子女费、探亲假路费,以及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定义但没有包括在上述各项中的其他支出。
例如,职工因工作调动需要异地安家,企业支付的搬家费用等。
二、职工福利费的会计处理
计提福利费
企业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职工福利费,会计分录为:
复制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生产成本等(根据受益对象)
贷: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支付福利费
当企业实际支付职工福利费时,会计分录为:
复制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现金等
三、职工福利费的税务处理
企业所得税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部分,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
例如,企业工资薪金总额为100万元,当年发生的职工福利费为15万元,那么只有14万元可以在税前扣除,超出的1万元需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
企业为职工提供的福利费中,部分项目可能需要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如发放的现金补贴等,具体需要根据当地税务政策和具体项目进行判断。
四、职工福利费的作用
提高员工满意度
合理的职工福利费能够满足员工的基本生活需求和部分特殊需求,从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例如,提供健康体检和医疗补贴可以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
增强企业凝聚力
通过福利费的支出,企业可以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增强员工之间的团结和企业的凝聚力。
例如,组织员工旅游、举办文体活动等福利项目,可以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吸引和留住人才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良好的福利待遇是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因素之一。
企业通过提供有竞争力的福利费,可以吸引高素质的员工加入,并减少人才流失。
五、职工福利费的管理
预算管理
企业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和经营目标,合理编制职工福利费预算,确保福利费支出在可控范围内。
例如,企业可以根据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如14%)设定年度福利费预算上限。
合规管理
职工福利费的支出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确保每一笔支出都有合法依据。
例如,企业应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发放福利费,避免违规支出。
透明管理
企业应建立透明的福利费管理制度,定期向员工公示福利费的使用情况,接受员工的监督。
例如,企业可以通过内部公告栏、企业内网等方式,定期公布福利费的收支明细。
职工福利费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使用和管理职工福利费,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水平,还能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