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药是指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或者虽然经过批准但生产、销售过程中违反了国家药品标准,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行为。
什么是假药,如何认定假药
以下是一些认定假药的标准:
未经批准:任何未经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药品,或者未经批准擅自生产、销售的药品。
变质药品:药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变质,或者由于其他原因导致药品质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的。
虚假标识:药品的标签、说明书等含有虚假的内容,如虚假的生产日期、有效期、规格、成分、生产厂家等。
非法添加:在药品中非法添加其他成分,尤其是未经批准的成分。
非药品冒充药品:将非药品产品冒充为药品进行宣传、销售。
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用其他种类的药品冒充所标明的药品。
未按标准生产:虽然获得了批准,但在生产过程中未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生产,导致药品质量不合格。
如何认定假药:
监督检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通过对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抽检: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市场上的药品进行抽检,通过质量检验来判断是否为假药。
举报:公众、企业或其他组织可以通过举报的方式,提供假药的信息。
调查取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根据举报线索或其他信息来源,进行调查取证,包括对药品的生产、销售、储存等环节进行检查。
专业鉴定:通过专业的药品检验机构对药品进行成分分析、质量检验,以确定是否为假药。
一旦被认定为假药,相关药品将被查封、扣押,并依法对生产、销售假药的企业或个人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吊销许可证、追究刑事责任等。同时,已经销售的假药将被召回,以保护公众健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