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的计算方法根据不同类型的养老保险有所不同,以下是三种常见的养老保险类型及其计算方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养老金与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有关。基础养老金会因为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上海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例,假设某人每月缴纳3300元,则每年可以享受政府补贴575元,缴满15年,如果不考虑个人账户利息、集体补助等金额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以当年度社保部门公布为准,比如上海2023年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为每人每月140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储存额/139,该例中也就是(3300+575)×15/139=418元。参保人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1400+418=1518元。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养老金也是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月基础养老金=(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月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60周岁为139,50周岁为195)。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假设某人退休前刚好交了15年的社保,共缴费119340元,其中个人账户的余额为47736元,所在地区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8000元,缴费基数为0.6,则月基础养老金为(8000+8000×0.6)÷2×15%=960元。个人账户养老金为47736÷139=343.42元。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为960+343.42=1303.42元2。
商业养老保险:商业养老保险的保险金的给付标准有所差异,没有具体的计算方法。以君龙龙抬头2.0养老年金保险为例,假设40岁男性投保,每年缴费10000元,选择交15年保终身,60周岁时开始领取养老年金。如果选择按月领取,则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60周岁后,每月可以领取的养老年金为1067.6元。如果选择按年领取,则被保险人平安生存至60周岁后,每年可以领取的养老年金为12560元。
需要提醒的是,其中个人账户储存额不在统一为120,而是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3。 从养老保险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在相同缴费年限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主要由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来决定,平均缴费指数越高,基础养老金也就越高。而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参保者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最低为0.6,最高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